里程碑事件:隧道工程智能化双突破

2025年8月10日,河南郑州迎来我国隧道工程智能化发展的历史性时刻——盾构/TBM大数据挖掘共同体正式成立,同时发布国内首个隧道垂直领域大模型**“先锋·隧道大模型”**,标志着中国隧道建造正式进入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阶段。


大会概况与共同体成立

本次大会由中国中铁指导,中铁隧道局主办,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400余名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代表齐聚,共商行业数智化转型。

共同体核心理念:以“数智共享,隧创未来”为宗旨,汇聚全产业链力量,破解数据孤岛、标准不一等痛点,现场表决通过《共同体章程》。


三大核心任务

  1. 共建数据底座:构建统一数据中心,制定行业标准,推动全链条数据共享。

  2. 协同技术攻关:联合攻克盾构/TBM核心算法,赋能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

  3. 产研深度融合:通过“产学-产研-产用”联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先锋·隧道大模型”技术突破

  • 数据基础:依托773条工程线路、1200亿条建造数据,构建行业最大数据中心。

  • 技术体系:首创“通用大模型调度中小模型驱动”的垂直领域架构,形成全生命周期AI赋能体系。

  • 应用成果

    • 开发“隧道侠AI助手”,支持科普、问答、翻译、方案编制等功能。

    • 在高原铁路隧道、崇太长江隧道等工程验证,提升效率30%,降低安全风险。



行业倡议与未来展望

共同体发起倡议:

  • 搭建“合规框架”与“信任机制”,打造数智新生态。

  • 共享数据资产,推动产学、产教、产研、产用融合。

  • 依托智能建造云中心,实现数据算力共享,赋能全生命周期。

国际竞争力:中国盾构机/TBM全球占比达70%,已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并与国际企业深度合作。

专家观点

  • 李凤远(实验室总工程师):需培养复合型人才,推动AI与场景“同频共振”。

  • 李站国(实验室党委书记):智能化将显著提升掘进效率、安全性与环保性,降低能耗成本。


结语

字节跃动,洪流已至。共同体的成立与大模型的发布,为中国隧道行业注入智能动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