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汽车行业对智能辅助驾驶是否收费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反映了技术投入与市场策略的深层博弈:

一、收费派:技术可持续性的保障

以特斯拉、华为为代表的阵营坚持收费模式,特斯拉FSD定价6.4万元,华为ADS高阶功能包3.6万元,基础版5000元。博世等供应商强调,免费策略将导致研发投入难以回收,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等硬件升级成本压力巨大,长期免费可能引发行业技术停滞。蔚来采用订阅制(380元/月),试图平衡成本与用户体验7

二、免费派:市场扩张的利器

比亚迪、零跑等车企推行"智驾平权",零跑甚至退还已付费用户费用,将高速领航辅助(NAP)等功能免费开放。这种"硬件预埋+软件免费"策略通过降低使用门槛快速占领市场,小鹏MONA M03 Max版免费智驾功能直接拉动订单增长40%。值得注意的是,免费本质是成本转嫁,硬件成本已下探至4000元以内,通过车价分摊。


三、行业争议焦点

  1. 数据价值‌:免费策略能积累海量道路数据,中国车企借此将算法迭代速度提升30%;
  2. 消费惯性‌:中国用户更倾向"加量不加价"模式,15万元级车型既要城市NOA又要低价;
  3. 技术分级‌:高速NOA等成熟功能成本可控,而城市NOA等高阶功能仍需巨额研发投入。

专家指出,健康的发展路径需平衡三点:车企控制成本、供应商获得合理利润、用户接受服务付费理念。目前特斯拉/华为的收费模式与比亚迪/零跑的免费策略将长期并存,最终由市场选择主导方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